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理财>>理财资讯>>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江南:连续拉升后注意要点浩瀚:只是节奏要慢下来

隐者:将进入高位震荡走势黄斌汉:电子烟掀涨停潮

巡航:明大盘或将开始回调泰山:继续看好免税概念

大卫:是真牛请暂时歇息脚纤虹:再讲一个选股思路

索罗斯:大牛启动何去何从雄鹰:上攻难度开始彰显

盘古:今天要防范一大动作灵枝:区块链大有可为!

区块链+免税概念+新能源 早盘:把握市场放量机会

  • 又一长租公寓爆雷!黄金疯涨,“中国大妈”解套了?
  • 2019年那些翻车的首富们超强台风“利奇马”逼近
  • 全球股市重挫,黄金抢占C位警惕,又一白马股"凉了"
  •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在朋友圈骂人被罚1000元
  • 人民币"破7",央行紧急声明亚洲“整容王国”套路多深
  • 教授建议降低法定婚龄一夜暴富的“锦鲤”女孩咋样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告别“稳赚不赔”时代 银行理财还能“买买买”吗?

    2020-07-07 15:29:06 来源:新华网 已入驻财经号 作者:佚名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原标题:告别“稳赚不赔”时代,银行理财还能“买买买”吗?

      银行理财产品动辄4%甚至5%的收益率已成“过去式”。今年上半年,理财产品收益率延续了去年整体下行的趋势,部分产品甚至在年中出现负收益现象。专家提示,下半年理财产品价格仍有较大波动可能,投资者“隐性刚兑”的预期要不得。

      今年6月,引人关注的银行理财负收益情况,让诸多投资者意识到打破刚性兑付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引起市场广为关注的是招银理财“代销季季开1号”,近1月年化收益率曾达到-4.42%。但记者发现,除此之外多家银行的多款产品都曾在6月份出现过负收益。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是由于5月份以来债券价格下行明显,部分以债券为主要投资标的的银行理财产品受到较大影响,出现了浮亏。

      事实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行已不是朝夕之事。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月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就已降至4%以下,随后收益率整体呈下降趋势,5月上旬跌至3.7%左右后小幅上行,6月平均收益率约为3.8%。

      专家认为,理财产品收益率降低的因素有三:一是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使得市场资金成本有所下降;二是资管新规过渡期内银行资产端结构性调整仍在继续,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受到约束,新发产品难维持较高收益;三是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大类资产价格总体下降。

      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同进退”的还有“宝宝类”理财产品。“把钱投进余额宝以后我不会每天关注收益,但最近偶然发现收益率还没有之前的一半多。”年过五十岁的北京市民王女士说,自己理财知识不多,选择余额宝这类理财产品就是“图一个省事”。

      理财产品收益整体降低这件事,很多以“省心省事”为主要诉求的投资者是从余额宝等“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滑坡感受到的。融360大数据研究院采集的78只互联网“宝宝类”产品样品数据显示,今年1月初,这些产品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约为2.63%,6月底平均收益率已降至1.72%。

      据了解,货币基金主要的投资品种是短久期国债、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存款、存单和质押式逆回购等资产,此类资产与央行的货币政策、银行间的资金面高度相关。

      “目前可投资的资产收益都出现大幅下调。”天弘余额宝基金经理王登峰预计,未来货币基金收益率会继续小幅走低,大部分货币基金产品在2%以下的水平将维持较长时间。

      收益降低了,甚至不保本了,理财产品还能“买买买”吗?

      对于负收益现象,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短期账面的负收益并不代表最终的负收益,对于长期理财产品,投资者不必过度关注产品的短期净值波动。

      但同时专家也提示,下半年,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发展,理财子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重或将上升,理财产品价格波动情况可能会更多,幅度可能会更大。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应打破对银行理财产品“隐性刚兑”和“固定收益”的预期,正确认识净值型产品。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