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时隔13年再发美元主权债
来源:中国经营网
已入驻财经号
作者:张漫游 2017-10-26 14:20:59
中金在线微博
关注
时隔13年,中央政府再次发行主权外币债券。10月25日,财政部在香港就发行20亿美元主权债券举行了推介会,对中国宏观经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进行了深入解读。此前,财政部委任了中国银行等十家金融机构为联席主承销商和账簿管理人。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对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此次发行美元主权债券,将重启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为境内外主体增加重要的投资和避险工具,丰富国际资本市场金融产品,进一步增进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密切联系,提升金融业开放水平。
中国银行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经济学博士陈静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与一般发行主权债的做法不同,此次财政部采取无评级方式发行美元主权债,有利于建立客观公正的信用评级机制,完善中国美元国债的基准利率曲线结构。”据悉,长期以来,新兴经济体的主权信用评级被部分国际评级机构把持,人为抬高了这些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融资成本,并扭曲了外币国债的基准利率曲线。“近年来,部分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采取无评级的方式发行债券,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体现了强健的企业信用和品牌优势。”
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稳定性增强。今年前三季度经济累计增长6.9%,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达到58.8%,高端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12%以上,工业技术含量进一步提升。
不仅中国政府对经济的信心提升,多家知名国际金融机构也不断调升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今年以来IMF四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速,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从6.2%上调至6.8%。此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研究室和花旗银行等机构均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这些机构在上调经济增速预期的同时,还高度评价了中国经济结构的积极转变。
陈静认为,经济数据向好和知名机构积极评价提升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开幕会上所做的报告更是点燃了国际投资者的热情。“今年,穆迪和标普分别调降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但金融市场表现平淡,中资离岸债券发行体量、认购情况以及利差水平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中国5年、10年期的主权债违约掉期利差反而下行,表明国际投资者一直以来对中国金融资产需求旺盛,未来投资热情还将上升。”陈静如是说。
- 名博
-
指南针:七连阳又有何妨 少爷:首战告捷有重大启示
彬哥:六连阳后防止回调 李君壮:连续上攻高抛低吸
- 推荐
-
寂寞:放量才继续上涨
吹牛皮:市场风向转变